滕万林 官方网站

http://tenwanlin.zxart.cn/

滕万林

滕万林

粉丝:15011

作品总数:20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滕万林浙江省乐清人。1960年毕业于华东师大语文系,先后在高校担任文艺理论课和中学担任语文课与书法课,中学高级语文教师。作品和论文发表于《书法》、《书法报》、《美术报》、《书法导报》、《书法研究》和《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留言板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

国 画: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

拍卖新高: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《滕万林书法选集》序言

 

/ 戴家妙

 

十多年前,在每年一届的浙江省书学研讨会上,我总会遇上乐清的滕万林先生,他每次总是很认真递交1-2篇论文,文章不长,也不带学究气,有点接近随笔,读起来很轻松,很惬意。因为同乡的缘故,每次研讨会期间,他都会来跟我聊天交流。久而久之,我们成了忘年交。

 

前不久,他给我发来准备新出作品集的电子稿,嘱我写点介绍文字。当我打开邮件,一件一件读毕,钦佩之情,无言以表。推开窗,往南望去,脑海里马上闪现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”的豪情!滕老是我们的榜样,我也为家乡有这么一位长者书家、一位儒者书家而感到无比的自豪!也再次验证我心中“永嘉前辈读书多”的传奇!

 

滕老19319月出生在乐清大荆,1956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语文系,1960年毕业。除曾在山西晋北师专担任过两年的文艺理论课外,一直在乐清中学、大荆中学教语文。滕老是“雁荡美学”的主要构思者,在《雁荡山揽胜》一书的八大景区中,每个景区安排了一篇谈风景审美的文章,阐述了雁荡山风景美的内涵。提出要运用“移情”原理,达到人与自然景物的交感与共鸣。自然美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要反映某种社会内容的,人们在欣赏中要具备一双审美的“眼睛”。这双审美的“眼睛”既是艺术的眼光,也是文化的眼光;而文化则必须要有历史的积淀。所以,滕老提出要用“历史”的眼光来欣赏雁荡风景。其所著《雁荡山楹联赏析》,是我省整理评析风景名胜的楹联文物方面的开拓性著作,因此有人推崇这是一本“填补空白之作”。

 

他之所以如此钟情雁荡美学体系的构建,是因为他自进华师大学习以来,就一直对文论有兴趣。受徐中玉、钱谷融老师的影响,把美学当作了学习的主攻目标,曾与朱光潜先生有过交往。《朱光潜全集》中收录了致滕先生的两封信,一封是1960328日写的,一封为1961123日写的。朱光潜先生在信中谈了他对自己著作的态度,同时热情鼓励滕要好好钻研美学。

 

而他对书法的爱好,则是从童年开始。6岁那年,在他父亲的引导下开始描红习字。上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,得孟章满、张焕文和周庸平等先生的教诲,临习了欧阳询、颜真卿和苏轼的书法。大学毕业后,由于特殊的社会氛围,拿毛笔写字的机会少的可怜。只得悄悄地在家里临习大学期间从上海购得的法帖,如《兰亭叙》《白雪斋帖》《曹全碑》、《史晨碑》等,以及米芾与文徵明的行书字帖,他也因此而打下了良好的书法基础。

 

上世纪80年代初,“书法热”涌动全国,滕先生的学书热情也随之高涨起来。特别是在90年代初,他从教学第一线退休后的日子里,除了完成《雁荡山揽胜》《雁荡山楹联赏析》《漫话雁荡》和《历代名人话雁荡》等书的写作任务外,几乎把精力都花在自己钟爱的书法事业上,同时也享受着习书所带来的快乐。他试着将习书中的感悟形成文字,发表在《书法》《书法研究》《美术观察》《美术报》《书法报》《书法导报》等报刊杂志上。2004年,结集出版了一本《书学漫步集》,被誉于温州书坛第一本书论集,引起学界的关注。

 

他的这本书法选集中的作品,大部分都是近年来的新作,小部分是以前发表过的作品,以行草居多。滕老草书主攻二王一路,对王羲子《十七帖》、智永《草千文》、孙过庭《书谱》,还有怀素和王阳明等古代书家的草书,都下过很深的功夫。同时,也兼临邓石如、杨沂孙篆书,其用意也在补济草书的圆转之势。他曾对我说过:“北碑虽好,觉得其用笔有碍于草书挥运,因而只看不临。”所以,他的书风自然而然就带有浓郁的书卷气,从容不迫,不与人同,亦不与时同。他的书法之路,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,就是“漫步”式的,随性所适,惟适之安,不急不躁,不趋时,不跟风,甘于寂寞而自强不息。

 

孙过庭《书谱》云:“通会之际,人书俱老。”滕先生已届耄耋之年,还能如此精力充沛,朝着自己所向往的“无间心手,忘怀楷则”的书法“自由王国”境界迈进,精神的确难得!

 

临了,祝滕老先生长寿!

2016年6月6日于杭州二奴山房